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牛蒡子功效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牛蒡子功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牛蒡子的功效是什么?
牛蒡,还有几个不为人知的名称,比如鼠粘、恶实、蝙蝠刺。从这几个别称来看,牛蒡起初在人们心目中并不美好,只因牛蒡子外壳长满钩刺,如同鬼针草一样被乡人嫌弃。
后来人们发现牛蒡不仅叶子,根,茎都可以食用,逐渐改变对它的看法,开始称它为“牛菜”。要想采摘牛蒡子,得等到盛夏七月,牛蒡子躲在如同枫树球般大小的壳里头,一般一球有十颗左右。
到中医店买牛蒡,一喊“牛蒡”,药剂师送上来的只有牛蒡子,因为牛蒡有药效的只是子,根和叶子能充饥做菜,但不能当药。
若你在方子里头,见到有牛蒡子这味药,这方子主治什么,大概就能猜到一二,牛蒡子总跟皮肤病联系在一块。它主要具有散诸结节筋骨,出痈疽头,去皮肤风等功效。
另外它还有众多以籽做药的共性,那便是“以子名目”,也就说具有名目的功效,作为治疗皮肤病的好搭档,荆芥就是牛蒡子的好基友。
牛蒡子
【处方名】 牛蒡子 大力子 鼠粘子 炒牛蒡【功能与主治】 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常用 于: ①外感风热之痰咳、咽痛之症; ②麻疹初起或风热发 疹; ③热毒疱肿等。
【用法与用量】 内服: 入汤剂3~10g; 或入丸、散。
【新用途】
预防腥红热: 牛蒡子炒研成粉,过筛储存备用。2~5岁 每次1g,5+~9岁每次1.5g,9+~15岁每次2g,成人每次3 g,日3次,饭后服,共服2日。一般在接触后3日内用药 较佳。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本品滑肠,气虚便溏者忌用。
牛蒡子有疏风散热,宣肺透疹以及解毒利咽之功,既有食用价值又能入药,古人称其为散风除热解毒之要药,相传秦始皇派徐福外出寻找仙草,就曾找到这味药。
徐福从咸阳出发,一直不停地赶路,到东海之滨的一个古寨庄坞,这下总算有收获了,看到地上有种叶子呈心形,而且很宽大的植物,这种植物的根部还如同牛尾巴一般,那里的人将其当茶饮,身体素质都倍儿棒。可惜后来秦始皇没来得及看到这种药草就驾崩了,徐福也再没回去过。
这种植物就是牛蒡了,属于菊科植物,价值非常高。
虽说牛蒡源于我国,但在以前,我国的对它的利用程度不是很高,在日本可就不一样了。牛蒡走出了国门以后,在日本被培育出多个品种,从而搬上饭桌,多以根部为食用部位。我们国内也有一些饭店把目光投向牛蒡,现在俨然成了家常菜,比如香辣牛蒡丝,牛蒡排骨汤等等。
现在可不仅有牛蒡茶,还有牛蒡酒,牛蒡糊等等,它在不断被人们利用。
这种中药材名为「牛蒡子」,它在这类药材中并没有那么突出,但是功效却很全面,虽然发散风热的作用不如薄荷,可是薄荷却没有利咽,宣肺等功效,从用途上来说,牛蒡子表现得更加全面。
牛蒡子为菊科二年生草本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牛蒡子性寒,味苦、辛。归肺胃经,具有发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的功效。
临床上主要应用于
风热表证及温病卫分证,发汗力较薄荷弱,常与金银花,桔梗同用,如牛蒡汤。
用于麻疹初期疹出不畅及风疹,疹出不畅,疏散风热又内解热毒,为透疹要药。常配伍薄荷,蝉蜕等。
用于风热或热毒上攻之咽喉肿痛,牛蒡子长于解毒利咽,为利咽之专药,无论风热或者火毒咽痛皆可用之,常与甘草相辅,并与薄荷桔梗等同用。
牛蒡子炒后苦寒及滑肠之性略有降低,牛蒡子有滑肠通便之弊,脾虚,腹泻者慎用。
更多中药学知识,请关注作者
有一种植物叫做“牛蒡子”,农村人经常用来炖肉吃,据说可以补身体,是真的吗?
这种植物有两个比较有用的部位:
一个是它的果实,通常叫做牛蒡子,是一味中草药,其主要的功能是清热解毒,所以当人们患风热感冒、麻疹、臃肿疮毒时,用牛蒡子有较好的治病作用;
另一个是它的根,题目所说的用来炖肉补身体指的是这个牛蒡根。在江浙一些地方以及台湾,牛蒡根是被当做蔬菜在菜市场出售的。
它有这么几个作用:一是促进大肠蠕动,牛蒡根里有一种植物纤维,能帮助促进大肠蠕动、通便,这样能清除肠道垃圾;二是含有许多氨基酸,能补充身体营养;三是含有一些粘液质,能扩充血管降低血压和血脂,所以,当地的人常用来炖肉以补益身体,这些都是真实可信的。
更有一些专家学者,对牛蒡根有更进一步的研究及实验,说是牛蒡根在抗衰老、抗疲劳、调节脂代谢与糖代谢紊乱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也有将牛蒡根进一步开发出牛蒡茶等具有一定保健功能又方便服用的产品问世。
牛蒡子是一味很常见的中药,对于治疗某些疾病有着非常好的疗效。
下面,咋们来看看这“牛蒡子”到底有什么作用。
【炮制】:牛蒡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炒牛蒡子:取净牛蒡子,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略鼓起、微有香气。用时捣碎。
【性味】:辛、苦,寒。
【归经】: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
东洋参,叫牛蒡子,是中药吗?有什么好处,可以当茶喝吗?
东洋参名为“牛蒡子”,源自日本,今已成为传统中药材,功效强大。
东洋参中“东洋”二字,就交代了这种植物的来源,古时候,牛蒡开始从日本被引入到我国,通过多年的改良,它已经成了餐桌上的美食,更重要的是,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就是中药上的“牛蒡子”,现广泛用在医疗方面,有大牛子,大力子等别称,它对人体有很多好处,我们不妨来了解。
牛蒡子也是农村常见的中药,它的原植物在各地均有栽培,相比而言,东北的牛蒡子产量是较大的,这也为一些农民提供了养家糊口的途径。一般在秋季时采收果序,晒干就可用打下果实了,有生用和炒制之品。
要知道牛蒡子的好处,得从药用功效说起。
牛蒡子是解表的中药,对风热感冒有效果,能够宣肺祛痰,清利喉咙,感冒时伴有咽喉痛,咳嗽痰多等现象,均有效果。
同时,它有“透疹”的功效,可以针对麻疹不透起到很好的效果。
牛蒡子同样有解毒的功效,一般用于风热引起的火毒内结,或是风热疫毒上攻,《本草拾遗》中就提到主风毒肿,其实就是这方面。
牛蒡子一般是煎服,不当茶饮。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牛蒡子功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牛蒡子功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