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独特的植物学特性。以下是对青蒿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信息
学名:Artemisia caruifolia Buch.-Ham. ex Roxb.
别名:蒿、草蒿、方溃、(犭凡)蒿、臭蒿、香蒿、三庚草、蒿子、草青蒿、草蒿子、细叶蒿、香青蒿、苦蒿、臭青蒿、香丝草、酒饼草等。
科属:菊科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植物学史:青蒿古名“菣”,意为“治疗疟疾之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二、形态特征
茎:单生,无毛,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高可达150厘米,上部多分枝,下部稍木质化。
叶:无毛,叶色为暗绿色或棕绿色,叶柄长,小裂片长三角形栉齿或近线状披针形。基生叶与茎下部叶三回栉齿状羽状分裂,有长叶柄,花期叶凋谢;中部叶长圆形、长圆状卵形或椭圆形,二回栉齿状羽状分裂。
花序:头状花序近半球形,有短梗,下垂,总状花序组成圆锥花序。
瘦果:长圆形至椭圆形。
花果期:6-9月。
三、生长环境
气候:青蒿生长需要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生长温度为18℃-24℃,最低温度不低于5℃。此外,青蒿对温差大的环境也有一定的适应性。
光照:适宜在充足的光照下生长,但也需要一定的阴凉遮荫。
土壤: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喜欢生长在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土壤中,同时也喜欢酸性或中性的土壤。
水分:对水分的要求较高,需要适量的雨水或灌溉水源来保持土壤湿润。
四、分布地区
国内分布:青蒿主产于中国,广泛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南部)、陕西(南部)、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东部)、贵州、云南等省区。常星散生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砂地、山谷、林缘、路旁等,也见于滨海地区。重庆酉阳享有“世界青蒿之乡”的美誉,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青蒿生产基地之一。
国外分布:在朝鲜、日本、越南、缅甸、印度及尼泊尔等地也有分布。
五、药用价值
性味归经:青蒿味苦、辛,性寒。
功效:具有清热、凉血、退蒸、解暑、祛风、止痒的功效,作阴虚潮热的退热剂,也止盗汗、中暑等。现代研究还表明,青蒿具有抗病毒、抗疟原虫、利胆、解热、镇痛、抗炎、抗肿瘤、降压、抗心律失常等作用。但请注意,脾胃虚弱、肠滑泄泻者忌用。
应用:青蒿素能用于治疗疟疾,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在治疗疟疾方面的作用,于2015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此外,青蒿素还被研究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等疾病,但目前仍处于理论阶段,未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综上所述,青蒿是一种具有广泛药用价值和独特植物学特性的中药材。其生长环境多样,分布广泛,药用功效显著,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
青蒿
文章最后更新时间2024年07月21日,若文章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